第338章 天下一统(1 / 2)

庶民江山 易白 3708 字 7个月前

金国虽灭,但女真旧地并不安稳,时常还有残余女真袭扰,辽东一时不得撤军。

更麻烦的是,灭了金国之后,蒙古草原诸部趁护民军对北方草原掌控不足,接连占据原金国北京路、西京路大部分区域,劫掠牛马无数。

为消除蒙古隐患,刘安不得不插手军事、政事,令王元、张维分别在原西京路丰州、北京路庆州开贸互市,加强与蒙古诸部的联系,削强补弱,均衡各部,以防草原突然坐大,南下袭扰。

经过一年努力,仍然与战国为敌的辽东女真残余最终被清剿干净,辽东趋于平稳。

长江以北千里疆域统一,靖康之耻得雪,战国五年春夏之际,襄阳城首次开科取士,陆游以下一百二十七人得赐进士及第、出身。

同年,绍兴二十四年三月,南朝于临安举行科举考试,礼部奏名举人张孝祥以下三百五十六人赐进士及第、出身。

这一年两国隔江对峙,仍然保持和平,连续四年未起摩擦争斗。

转眼进入战国六年,一直存在的南北正统之争,在士子之间进入白热化,诗词文章隔江频传,旧友故人对骂反目。

争到后来,学子联名上书、官吏纷纷上奏:一统南北,方为正统!

五月初六,宰相黄诚召集议政阁员议事,决定是否对南朝用兵。

五月初八,全员表决年内对南朝用兵,一统南北。

同日,任命枢密使梁秋为统帅,孟修、孙正为副,负责渡江统一问题。

当月开始悄然准备,趁夏粮收割、秋粮抢种,河北、中原兵力暗中向长江一线调动。

七月初三,西路荆湖护民军从复州、黄州、汉阳同时发起渡江战役,合攻鄂州城。

同日,东路护民军从淮西和州、淮东扬州发起渡江战役,西攻建康府,东攻镇江府。

四年准备,千船齐渡,势不可当,匆忙之间,宋军不敢应战,东路军先头部队轻松登岸,很快建立登陆阵地。

一天之内,护民军在建康、镇江二府附近分别集结两万精兵。

隔天便开始对两座沿江重镇展开强攻。

随着渡江的护民军越来越多,宋军军心溃散,先后弃守,护民军轻取建康、镇江二府。

稍作休整,继续向南杀去。

随后几天内,集结于江北的二十万大军全部渡过长江,铺天盖地向临安扑去。

听闻护民军突然发动渡江战役,临安朝廷震惊,还没等商量出办法,便得到镇江、建康失守的消息。

情急之下,临安急令杨沂中、李显忠各领五万兵马北上阻击。

七月初八,护民军与宋军战于溧阳,宋军大败。

初九,又战于宜兴,宋军再败。

初十,再战于湖湫镇,宋军又败。

十一日,赵构匆忙下诏,立普安郡王赵眘为太子,监领国事。

七月十二,护民军兵锋直抵湖州,前锋抵达长兴。

同日,赵构得知消息,下诏禅位太子赵眘,入住德寿宫。

十四日,王蒙领水军击败两浙水军,封锁杭州湾,临安震动,关闭全部城门。

十五日,护民军于武康、德清两地再败宋军,宋军士气低迷,一路败退。

十八日,两军再战于安溪,宋军再败再退。

二十日,杨沂中、李显忠于余杭收拢残军六万,作最后抵抗。

十九日,孙正亲自率军十万与宋军战于余杭。

两军大战一天,随着王蒙水军偷袭临安城得手的消息传到宋军耳中,宋军再无鏖战的勇气,四散溃退,俘虏无数。

杨沂中、李显忠折于乱军之中。

二十二日,孙正、王宏逸引军十三万抵达临安城北。

同日,分兵围城。

杨沂中、李显忠全军覆没的消息传至城内,临安君臣虽然惊恐,但还抱有侥幸心理,因为鄂州、江州还有数十万大军,只要能守到他们来救驾,临安还有转机。

但当护民军在城外架起抛石机,斗大的石弹开始轰击城墙之后,绝望之情开始在临安君臣、百姓之中迅速蔓延。

三轮石弹震慑过后,攻城之战暂时停止。

孙正、王宏逸端坐西湖厅,喝茶品茗。

“三轮攻击好像不够,城里没动静。”

“足够了,城里都是聪明人,很惜命。”

半个时辰之后,钱塘门外将官来报:“南朝请求面谈议和!”

“议和?他们难道以为我们跟金人一样,是来抢钱发财的不成?”孙正哭笑不得。

王宏逸摇扇笑道:“他们就是这幅德行,不妨听他们说说。”

“带他们过来。”